2022年北海市卫生健康委绩效工作亮点展示(六)汇聚人才力量 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贯彻人才强市战略,紧抓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育,努力打造医疗卫生高地,为开创“健康北海”建设新格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压实政治责任 筑牢队伍建设“深根基”
坚持党管人才,压实主体责任,树立“容才、融才、荣才”服务理念和“德才兼备”的用才导向,优化人才“生态圈”。建立优秀卫生健康人才评选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开展医学科研攻关、在职提升学历学位,支持人才发表科研论文、取得科研成果。组织开展常态化人才慰问,走访了解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倾听人才需求,并通过发放生活补助、安家补贴等举措帮助人才安居,让人才安心钻研技术。今年以来,新发展高知党员10名;新增卫生高级职称人才317人;选派2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援外工作。支持人才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核心期刊论文17篇。选树“优秀医师”“优秀乡村医师”等先进典型144人。选派7名中青年骨干人才攻读在职博士硕士学位,选派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区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全年兑现各类人才补助120余万元,开展人才走访、慰问20余次。
完善基础设施 搭建引才育才“大平台”
纵深推进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改善工作环境,做好人才引育政策的执行,增强人才吸附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搭建科研平台,提高申报科研项目的质量和层次。围绕重点学科建设,配齐专业设备,开展新技术应用,鼓励人才创新开展应用研发。市卫生健康委投入28亿元新改扩建6家医院,新增4200多张床位,医疗硬件条件实现质的提升。今年以来,我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自治区立项8项,市级立项1项,投入经费55万元,在研项目85个,社会总投入为219.7万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晋级三级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获批筹建生殖中心,市中医医院获批“北海市中医药防治疫病人才小高地”。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胸外科获批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产科、骨科获批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拓宽育才广度 构筑优质人才“聚集地”
“刚柔并济”开展靶向引才,结合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校园招聘、社会公开招聘、定向委培等多种形式,广泛招引具有干事创业热情的青年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以医联体建设、专科联盟等为契机,吸引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补充高端人才引进缺口。今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引进高级职称9人,硕士26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5人,社会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46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33人毕业回乡充实基层医疗队伍。省级以上专家每月定期下沉“知名专家门诊”坐诊,市妇幼保健院充分发挥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紧密医联体作用,接收对口支援医师18人到我市开展诊疗工作。
抓好名医工程 撑起全民健康“素质伞”
持续推进“名医工程”通过全职及柔性的方式,引进名医117名,涵盖28个学科,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医专家工作室等12个合作平台。同时,注重本土医疗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评选出15名医德高尚、理论扎实、技术拔尖、群众公认的本土名医。通过名医团队的传帮带,培养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和团队,使北海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整体提升。2022年,所有引进的团队及个人开展义诊20余次,义诊患者500多人,门诊看诊患者3000多人,开展疑难手术指导300多台,指导疑难病理切片阅读300多例,讲座(小讲课)100多场,参加人数1500多人,让人民群众不出北海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水平的医疗技术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