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海市卫生健康委绩效工作亮点展示(八)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一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坚持立足新时代我国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实际,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基本实现老幼群体得到相应政策照顾的初期目标。相关健康指标优于全区平均水平,位居全区前列,人均预期寿命80.07岁,高于广西平均水平。2022年9月8日,北海成为广西第二个国家级“长寿市”。民生福祉得到持续增进,群众幸福感普遍提升。
幼有所托,幼有善育
托育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北海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发挥托育服务牵头部门作用,会同联席会议相关部门扎实有序开展托育服务工作,推动形成托育服务体系逐步构建,托育服务管理逐步规范,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扩大的良好局面。
通过抓管理促提升服务质量。2022年,印发《北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托育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推动落实《托育机构消防安全指南(试行)》,守好安全底线。成功举办首届北部湾托育发展论坛暨北部湾托幼产业学院成立仪式,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社会对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重视与参与,助力推动北部湾地区托育服务走向规范化。
通过创示范树标杆带动引领。成功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市所有妇幼保健机构均成立了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9个,达到2022年自治区要求托位数达到2.6个目标,开展示范性托育机构评估工作,对被评选为北海市和自治区级示范性托育机构给予资金奖励,通过建设和激励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促进推动全市托育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
通过纾困解难扶持平稳发展。北海有2所托育机构获得中央普惠托育项目补助资金。北海市5所托育机构单位参与了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普惠托位建设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实施北海市2022年托育机构纾困补贴项目,对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完成备案托育机构给予一次性纾困补贴,帮助托育机构度过难关、恢复发展。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市卫生健康委聚焦着力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质量的目标,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机制体制,深化医养结合,推动老龄健康工作获实效。2022年,全市8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100%开设了老年病科,医养结合机构16家,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项目,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并加强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建档率达99%,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安。
北海市卫生健康委 北海市老龄办开展”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市检察院师资授课开展卫生健康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举办“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主题宣传活动,普及老年人反诈防骗宣传知识和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反诈防骗防范能力和健康知识素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市民政局和市卫生计生监督所组织对全市16家医养结合机构内设医务室进行服务质量检查,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年内查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用药处方不规范案件1例,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成功创建“中国长寿市”,极大地提高北海人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北海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带动我市康养产业和推动长寿、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