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北海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亮点展示

发布时间:2023-01-12 16:05   文章来源:北海市科学技术局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2022年北海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广西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及自治区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组建“科创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开创性组建“科创党建联盟”,覆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目前“科创党建联盟”覆盖工业制造、科研、教育等多领域,联盟企业完成税收约2.5亿元。2022年我局获评为自治区级创建模范机关示范单位。
 
 
 
 
 
      二、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与监督。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修订出台《北海市本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办法》《北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办法》,制定《北海市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办法》《北海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管理人员负面行为清单》,以制度禁止负面行为,规范权力运行,为稳步实施科技项目提供制度保障。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出台《北海科技项目揭榜制工作实施办法》,聚焦我市六大主导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实施“揭榜挂帅”。制定《北海市本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管理办法》,在市本级青年创新人才科研专项项目开展试点,加大科技人员自主权,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
 
 
 
      三、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积极推动中科院“近海能源工程结构系统安全科学研究平台”项目落地北海。依托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争取广西实验室落地。推动广西海城农业科技园区(筹建)认定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合浦县认定为广西创新型县。北海态度咖啡创业工坊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北海经开区众创空间获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备案、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认定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认定为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2年10月,市科技局领导带队到广西合浦县农业科技园区调研,指导合浦县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工作。
 
      四、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成长链。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5家,同比增长25.85%。推荐3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19家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新增瞪羚企业4家,保有量达7家,保有量同比增长133.33%,增速位居全区第二。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奖补资金500万元,获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1000万元,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成功举办2022年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北海盘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智能检测的管道完整性管理”项目获得广西赛区初创组优胜企业,并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
 
 
 
 
 
 
      ▲2022年5月17日,市科技局领导带队到广西卓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调研。
 
      五、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在北海市职业学院、北海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以及北海市红树林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科技成果权属制度的试点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02项,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暂居全区第三。完成成果登记252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9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5.4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3.3亿元。
 
 
 
 
 
      ▲2022年11月1日,自治区人大领导到北部湾转移转化中心视察
 
      六、持续推进乡村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人员下沉服务乡村振兴。选派科技特派员92名,组建科技服务团9个,对全市的427条自然村产业进行摸底服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培训新技术新技能,全年开展集中培训964期,直接培训49221人次,发放书籍3000册,发放宣传培训资料40000余份。服务农业种养殖基地5236次,完成10项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推广新品种86个,示范新技术95项,解决种养殖中关键技术问题24项。
 
 
 
七、强化人才支撑引领,夯实科技创新基础。依托国家海洋四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等,集聚、培育高层次人才,累计引进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112名,先后推动桂卫华、郭应禄等6名院士入驻北海,支持建成院士工作站3家,筹建院士工作站1家,规模数量均居全区前列。积极探索人才飞地建设,“北部湾(北海)-深圳”科创人才飞地在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大学园正式揭牌启动。出台《北海市外国人才服务“一卡通”实施细则》和《北海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不断优化外籍人才营商环境。卜蜂(北海)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的助理副总裁尚万全先生获得广西“金绣球友谊奖”。
 
 
 八、实施“科技特派员+金融服务站”模式,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出台《关于优化金融服务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对科创型企业融资担保支持的实施方案》,以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为抓手,实施“科技特派员+金融服务站”双动力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从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中遴选30名金融科技特派员,打通科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累计为27家科创企业提供转贷服务金额为31630万元,比2021年转贷资金27627增长14.5%,有效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