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科技局2018年绩效工作展示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制定《2019年度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申报指南》,修订《北海市本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经费管理办法》,打造创新发展七大名片和北海七大“产业树”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服务重点创新载体
一是推进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银河科技城被评为全区首批特色创新示范小镇。二是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1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8家。21家企业进入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三是26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加强双创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一是做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市级科研经费205万元支持孵化器建设,拉动总投入893万元。二是加强梯队培育。新增1家自治区孵化器,1家国家区级星创天地。全市有孵化器9家,总孵化面积超2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600家。三是组织创新实践活动。举办“2018年北海市首届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活动”、“2018年北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营”,为广西首创。
四、积极打造技术市场,加快成果转移转化
一是推进技术市场建设。起草《北部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项,超额完成8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92项,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超4.6亿元。将获得自治区加分。
五、推进科技招商引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浙江大学在北海海洋园区设立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促成中国水科院南海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户我市。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联合共建中马贝类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与马来西亚南珠产业合作。
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亲商清商环境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程度。我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全区排名第四,同比增长52.23%,增长率排名全区第一。二是发挥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北海分中心作用。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维权援助服务超100多次。
七、注重科技扶贫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选聘区市县69名科技特派员,支持6个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搭建大数据平台“云上科普”,开创全区第一个24小时全覆盖网络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2018年市科技局工作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市级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630万元,比2017年增长34.7%,带动社会投入经费1.6亿元。自治区科技经费支持从2017年7527万元至2018年首次突破1亿元。
二是推进技术市场建设。起草《北部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深度开展产学研融合创新,一期投资2000万,计划五年内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实现高企双倍增。
三是营造亲商清商环境。优化专利资助和奖励办理流程,现场审核资料由原来14项大幅度减少至4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天缩短至0.5小时,审批效率全国领先。
四是推动开展厅市会商。推动自治区科技厅与北海市政府2018年厅市会商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出席,推动由一般会商转为重点会商,签订《会商会议议题议定书》,获得自治区经费支持超5000万元。
五是协助举办国家级现场会。协助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市)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研讨交流会,我市作经验介绍发言。将获得自治区绩效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