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北海市教育局 > 政策法规

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北海市教育系统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6-23 16:51     文章来源:北海市教育局   [字体大小:  ]    

教体卫艺〔2021〕31号

 

 

市辖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

    现将《北海市教育系统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海市教育局
2021年6月23日
 
 
 
 
 
 
 
   
北海市教育系统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西行动(2020-2030年》《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2021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桂教办〔2021〕265号)《市落实健康广西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 〈2021 年健康广西行动工作要点〉通知》部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培养师生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为做好北海市2021年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新时代、现代化、高质量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健康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能力成为师生普遍具备的素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师生健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时间安排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贯穿2021年全年。
    四、主要内容
    (一)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依法依规、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师生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不滥食野生动物、科学就医用药等健康行为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和身体活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二)强力推进综合防控近视。全面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桂教体艺〔2019〕27号)要求,积极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3月、9月)活动,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提高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宣传近视监测、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改善学校和家庭视觉环境,坚持眼保健操制度。落实学业减负,增加户外活动。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三)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每学期6-7课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健康教育科普宣传资料,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普及日常锻炼、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合理用药、预防毒品、身体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生殖健康、校园应急救护等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强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四)增加体育锻炼。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等文件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严格落实大课间活动制度,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
    (五)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和食育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保障校园饮用水安全。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提升学校食堂供餐质量,改善学生营养膳食结构,倡导营养均衡和膳食平衡。广泛开展食育教育,引导师生科学的膳食习惯,足量饮水,减少饮料摄入,践行“光盘”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污染和浪费,积极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家庭膳食,共育健康饮食新风尚。
    (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而健康的理念,掌握正确应对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相关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自觉维护心理健康,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制,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日常生活。
    (七)开展防病教育。全面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宣传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落实《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国卫办疾控函〔2020〕910号)要求,加强学校预防结核病教育。落实学生常见病防治措施,切实预防和控制学生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疾病发生。深化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校园防艾抗艾行动。
    (八)营造健康环境。结合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效,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校园环境卫生,彻底清除积存杂物、废弃物、卫生死角,加强对校园公共区域清扫消毒、室内区域通风换气,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规范开展重点区域病媒生物防制。推进无烟学校建设,加大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控烟措施,全面营造校园无烟环境。营造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校园整体环境。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对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深入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和督促推动,在配备校医、健康教育教师、保健教师、“健康副校长”等人员方面落实政策要求,着力补齐短板和弱项,确保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见实效、出成果。
    (二)动员各方力量。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凝聚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组织动员广大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支持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和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督促学校把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规范做好学生卫生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教育部门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多地多校联动等形式,及时启动本地区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动员广大师生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方式宣传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中国营养日”(5月20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师生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四)及时报送总结。请各县区级教育部门和市直各学校及时总结本地区(学校)“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和经验、存在不足和改进举措,并形成书面报告于2021年12月10日前报市学校卫生保健所。联系人及电话:叶植秀,3200591,电子邮箱:bhbj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