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教通字〔2021〕24号
市辖县区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学校(含中职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现将《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于每月10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活动主题、参与情况、现场图片、活动总结)以书面报告报送我局基础教育科,电子邮箱:bhzxxdy@126.com。
附件: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北海市教育局
2021年3月30日
(联系人:陆国苑,联系电话:3201323)
附件
北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根据中共《北海市委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方案>的通知》(北办发〔2020〕45号)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学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坚持遵循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途径
遵循《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相关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鲜明主题,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为基本途径,扎实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组织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作为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充分利用合浦县博物馆、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涠洲革命烈士纪念碑、长青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春伟广场、北海老城等我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开展读书班、专题研讨、情景党课、党(团)日活动和观看红色文艺作品、重走长征路等形式,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挖掘我市不同革命历史时期重要事件和革命先辈斗争事迹,深化北海党史和革命史研究学习,宣传革命、战斗、奋进、开拓精神,教育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校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中小学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教育教学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全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学校要全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选拔“最美思政教师”,大力开展宣讲展示、最美课堂、优秀教案等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四)大力开展优秀读物滋养活动。各学校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读书活动。结合每年推荐的主题教育读本和反映爱国主义内容的高质量儿童读物、教辅读物,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采取朗诵、演讲、诗词大会、征文等形式,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推荐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动漫、有声读物、短视频等,让广大青少年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五)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各学校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团、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三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利用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优秀传统文化基地、自然景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性农业基地、知名企业、大型公共设施等资源单位,引导学生开展研学(社会)实践,领略壮美河山。
(六)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各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学校每周一早晨和学校大型活动、重大集会都要举行师生“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每日傍晚有升旗手降下国旗,次日早晨依规升起。认真组织严肃庄重、富有教育意义的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七)实施重大节日教育。各学校要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宣讲、大合唱、共和国故事汇、快闪等形式,引导师生歌唱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使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充分运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时间节点,广泛深入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引导师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八)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各学校要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九)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各学校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家校牵手、校社联动、助力成长”,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学校要主动联系宣传、综治、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卫健等部门,注重发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校长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直接责任人,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管理模式。要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校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行动方案,既要科学全面,方向正确,又要突出特色,具体可行,体现针对性、实效性。
(二)坚持常态开展。各学校要扎实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创新开展工作。各学校要按照有氛围、有载体、有活动、有创新、有特色、有品牌、有成效的要求,在新学期摸索新规律、探索新途径、凝聚新共识、激发新动力,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四)强化督导考核。各学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纳入全体教职工责任考核之中,市教育局将把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