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更高 做得更实
喷施宝是北海一家老牌的民营企业,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最近几年,在北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北海三年跨越发展的过程中,脚踏实地办企业,争抢机遇求发展,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跨越与突破。
站得高
企业走进联合国
喷施宝是为三农服务的企业。20多年前在企业兴办之时,就以“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20来年的艰苦努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的一家知名企业,并被吸纳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模范成员。
据了解,喷施宝公司2007年7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10年1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笔致信,邀请喷施宝公司董事长王祥林出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他是被邀请的中国农业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唯一代表。2011年9月20日,全球契约组织私营业论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在世界各国300多位企业界代表中,喷施宝也是唯一受邀参加此次论坛的中国民营企业。同年11月初,一名联合国官员在给王祥林先生的信函中,高度赞扬了喷施宝公司在节能环保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希望企业遵循联合国全球契约十大原则关于推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普及的精神,通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这个平台在全世界进行推广。
办得实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喷施宝公司“走进”联合国,在世界舞台“亮相”,赢得了国际的尊重,更加坚定了发展企业,更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遵循联合国契约组织相关原则,王祥林回国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赠民生银行股份200万股、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原始股200万股,当时市值3500多万元,创立了喷施宝“贤林发展基金会”。基金会每年资产增值部分的70%用于保值增值,30%用于社会公益活动和喷施宝员工奖励及福利。经过后来多次追加,现基金会的股本民生银行股份也达到640多万股。经与北海市教育部门协商,于2010年4月出资68万元人民币购买成民生银行股票,加奖学金14.28万元,成立了北海市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北海市的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
由此,喷施宝“贤林发展基金会”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家拿出个人财产解决职工养老问题、生活问题、子女读书问题而首创的新型基金会模式。
据了解,从1989年喷施宝公司发起“服务三农,回报社会”的倡议开始,在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光彩事业,王祥林先生为新疆农业地区捐资捐物超过800万元;2008年5月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价值400万元;2009年向贵州织金县捐赠农用物资500万元,并连续三年为该县培训农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通过技术扶贫和产品援助,增强了当地老百姓的致富信心,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获得当地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喷施宝公司在织金县的扶贫模式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的赞扬。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喷施宝公司已累计为扶贫、救灾捐款捐物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上月初,全国工商联扶贫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黄孟复向喷施宝公司颁发了扶贫突出贡献奖并在大会上对公司几年来在贵州织金县做出的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做得细
真情回报社会
喷施宝公司积极支持北海的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从2010年在北海实施政企联动的“技物合作”计划,参与水稻高产项目试验示范,2012年投入300多万元的叶面肥产品对北海水稻实施全覆盖,通过技术扶贫和赠送产品,为北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合浦水稻高产项目创建,把喷施宝叶面肥列为广西农业厅水稻防早衰工程项目,将向全区推广。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8月26日,喷施宝公司组织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前往龙潭、下村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团员青年和志愿者们有的与老人聊天问寒问暖,有的帮老人打扫房间,有的清理院中的杂草,他们还动手为老人们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喷施宝公司还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赠送了一批电风扇。慰问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作为中国最大的叶面肥生产基地,20多年来,喷施宝产品在60多个国家推广运用,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公顷,不仅仅使亿万农户增产增收,并为中国以及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关领导在合浦县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喷施宝产品水稻防早衰工程现场查看水稻长势(江代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