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杨自广同志由北海市市政管理局选派到合浦县石康镇水车村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虽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他工作热情不变,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严格要求自己,用辛勤汗水书写着忠诚和担当,让水车村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


一、不等不靠,积极寻找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路子
2017年底村集体仍负债7万余元,而集体经济收入仅为2.25万元,距离2020年考核标准5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更与挂点单位领导下达的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的目标任务相差甚远,成为了制约水车村脱贫攻坚的短板。
驻村工作后,杨自广同志确立了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切入点和首要任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很快了解到水车村集体仍欠债7万余元,说是“空壳村”都不为过。凭着多年园林绿化工作经验及市场调研分析后,了解到北海市近几年花卉的需求量约在200万盆左右,而本市花卉产量仅为30万盆,其余所需的花卉多从广东采购,远距离采购势必运输成本较高,而水车村距离北海市区只有50公里,运输成本占有绝对优势,并且近距运输要比远途运输的花卉更新鲜,成活率更高,观赏效果更好。为了证实发展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的可行性,杨自广多次深入实地进行市场调研,听取后盾单位领导及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初步构想得到充分论证后,杨自广同志立即组织召开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工作会议,主动提出要发展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共同探讨增加村集体收入问题。
二、打消村民顾虑,群策群力解决土地流转和资金问题
杨自广同志通过组织召开了村“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工作会议、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交心等方式,把发展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意向摆在桌面上讨论,多方面争取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及村民的支持。
发展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首先要解决土地流转和资金问题。通过村“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工作会议讨论,项目资金可以利用脱贫村奖励的10万元奖金和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5万元。可是建设培育繁殖花卉苗木20万株/年以上的花卉基地,至少需要10亩土地的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水车村地少人多,人均才1亩,要想从农民手中流转10亩连片的土地难度很大。另村委会和村民合作社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宜直接作为经营主体,必须寻找合适对象开展合作经营。为了能够同时解决土地和合作对象的问题,在取得村“两委”班子的支持情况下,他找到了水车村内的太极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股东主要由贫困户组成。通过多轮的谈判协商决定,由村委会与太极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经营,后者则以土地入股,为照顾贫困户的利益,利润分成约定按七三分。合作经营对象和土地一下子解决了,大家的顾虑也基本打消了,信心更加坚定。
三、攻坚克难,花卉繁殖培育难关逐个迎难而解
通过杨自广的努力,发展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方案很快得到了后盾单位的支持和上级部门的批准,水车村花卉基地于2018年7月正式实施运作,并成立了由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干部组成的项目实施管理小组,优先聘用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来务工。由于村里没有种植过花卉苗木的经验,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赶在2018年国庆前上市第一批花卉,他先后组织村干部及工作人员采取“走出去,拿回来”的方式,到北海和广东佛山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基地进行了专项考察学习,提高花卉苗木繁殖培育技术,进一步增强大家对发展项目的信心。
自从水车村花卉基地实施以来,他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花卉日常检查、病虫防治、淋水施肥、中耕除草、摘心打顶等养护管理当中,事事亲力亲为,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工人,不懂的就虚心请教相关技术人员,弄懂后再教给工人,为后续发展积累了经验,也培养出了一批懂得花卉种植的工人。
四、不辞辛劳,积极解决花卉销路问题
从花卉苗木繁殖培育项目立项、基地建设、花卉繁殖培育等工作都亲力亲为。为解决后顾之忧,积极奔走联系园林绿化建设平台及施工企业,争取各方大力支持,确定了年产25万花卉供应的订单意向,解决了花卉销售问题。2018年国庆节前夕,水车村花卉基地第一批花卉上市了,花卉的质量得到上级领导、广大村民和商家的一致好评。第一批花卉培育7万株,共投入9万元,销售额16万元,单此就为村集体增加近7万元的经济收入。据统计,2018年水车村全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66万元,为2017年收入的5倍多,超额完成了2018年3万元的考核指标。截止目前,共生产种植花卉6批次35万株,销售金额70万元,获利超过20万元,出色完成了集体经济收入考核任务。
两年多来,杨自广同志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通过资源整合,采取引进特色花卉种植产业、扩建果蔬大棚、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建设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集体经济收入,同时给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出色完成了各项扶贫任务。身为第一书记的他深知脱贫攻坚还在路上,乡村振兴的道路还很漫长,因此没有满足和懈怠,继续坚守在扶贫攻坚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