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在北海市新闻发布厅举行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闻发布会。市市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钟玲通报了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运营等基本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由市市政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四级调研员王巧主持。

李钟玲首先向到场媒体和嘉宾通报了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作情况。她表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根据北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我市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自立项至投产运行等工作均按计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有效解决了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北海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项目基本概况
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16年列入北海市第一批PPP项目,期间经过几次变更调整,202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400 吨的焚烧炉;新建稳定化飞灰填埋区总库容约为28.34万立方米;新建处理能力600吨/天的渗沥液处理车间。项目概算总投资约8.72亿元,建设资金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投融资解决。中选社会资本方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与政府方出资代表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合资组建北海北控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以来,得到了自治区领导,自治区住建厅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相继亲临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并针对存在问题组织发改、规划、财政、生态环境、司法等部门及时解决。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项目于2022年6月30日顺利完成点火任务,进入试运行阶段,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年。
二、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平稳运行
项目目前由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处理厂组建的专业队伍负责运营管理。一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了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搭建了一个信息全面、数据共享、条块互通的监管平台,如垃圾称重计量、臭气浓度在线监测、烟气监测、污水监测、焚烧垃圾处理量、飞灰固化处理量、炉渣产生量监管等数据模块,严格监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运营工作。二是加强专业监测。项目正式运营后将聘请第三方专业监管,对臭气、烟气、污水、飞灰、二噁英等进行全方位测试,确保各个指标达到行业环保标准。三是压实监管责任。监管部门定期对项目实施目标考核,加强日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达到既定目标。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垃圾进厂总量约20.9万吨(其中生活垃圾20.06万吨,涉疫垃圾0.84万吨),垃圾焚烧处理量约16.38万吨,累计发电量7184.7万度,试运行达到预期效果。项目的投产,为北海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助力“抗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应急处置涉疫垃圾,助力抗击“疫情”。“7.12”疫情期间,为解决我市涉疫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的紧急问题,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担当,紧急启动焚烧发电项目应急预案处置涉疫垃圾。成立了涉疫垃圾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制订操作标准和规程,研究涉疫垃圾应急处置各项细化措施,包括转运车进厂路线、投料区、焚烧温度控制、工作人员防护措施等,做到“专线、专道、专区、专人、专班”,全力做好涉疫垃圾应急处置工作。为实现我市疫情期间涉疫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日产日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决守住涉疫垃圾处置安全防线,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链,筑牢了市民的生命防线。
实现垃圾处理“三化”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国内领先技术建设,能够满足更为严格的气体排放指标。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既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北海市城乡环境,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下一步,市市政管理局将抓好项目运营管理工作,完善监管制度,确保运行达到既定目标,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打造“品质北海、魅力北海”贡献市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