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展示】第二期:北海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防汛防台工作成绩亮点
根据北海市委市政府督查绩效考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2020年度绩效宣传展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展示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和亮点,推出北海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成效展示系列报道,今天介绍第二期——防汛防台工作亮点。
今年,我市成功应对4次台风影响(第2号“鹦鹉”、第3号“森拉克”、第7号“海高斯”、第16号“浪卡”),确保了台风防御“零伤亡”,平安度过了汛期,最大限度减轻了因灾损失。
一、高位部署推动防台防汛工作
1、市委书记王乃学就防汛防台风工作作出指示
7月13日,开展防汛工作检查时指示:防汛防台风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绷防汛救灾这根弦,切实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抓早、抓实、抓到位,确保责任不留空白、防守不留死角。
8月1日,就防御台风“森拉克指示: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2、市委副书记、市长蔡锦军就防汛防台风工作作出指示
4月14日,主持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部署今年防汛防台风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3日,对防汛防台风工作批示:各县区各相关单位部门要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防御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要求和预案,抓好防台风工作。
8月18日,检查防汛防台风工作并提出具体要求。
3、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江就防汛防台风工作作出指示
7月2日,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复杂严峻形势,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切实抓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7月14日,就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强调:各级各单位持续绷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进一步抓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
8月1日,就防御热带低压工作,批示:请各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布置落实防控措施,以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正常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6月13日,黄江、欧余军等领导亲临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对县区防御“鹦鹉”台风工作进行调度指挥。
副市长李克纯、欧余军、陈勋等市领导深入水库(水电站)、水闸、堤防以及乡镇等重要部位、重要区域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二、全面落实防汛防台主体责任
1、及时充实指挥机构
调整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明确各成员职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
2、组织汛前汛中安全检查
建立5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区、各单位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和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隐患点等防汛排查整治工作。
3、落实防汛责任制
制定北海市党政领导班子防汛值班制度、市领导干部防汛抗洪救灾分片包干责任制度;在《北海日报》刊登公示重点防洪工程、防汛安全岗位责任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调整负责联系近海作业人员的乡镇干部,并登记造册备案。
4、及时修订完善防汛预案
修订发布实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10个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其中,防汛预案5个。
5、储备防汛物资和救援队伍
共组建各级各类应急抢险队伍56支,登记在册抢险队员4万多人,并配备冲锋舟15艘、机动船11艘等抢险机械设备,另外,储备编织袋133万只、救生衣2187件、木桩9.7万根等一批防汛物资。
组织水利、海洋、住建、消防支队、市政管理等、气象、水文等主要部门相继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6、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利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99万元,联通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及一县三区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会商系统,与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进行视频会商、应急处置、指挥调度。
三、充分发挥防指办牵头抓总作用
1、加强应急值班值守
在台风暴雨影响期间,组织对各县区防汛办、水库和沿海及南流江沿岸乡镇值守情况进行抽查71次,各单位防汛通讯均畅通,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均在岗在位。
2、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市防指及防汛办累计下发防御通知10次,市气象部门累计发布暴雨预警32次、发布台风预警6次,水文部门发布洪水预警6次,海洋监测部门发布台风海潮(风暴潮)预警6次。
3、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我市累计启动应急响应5次,其中,启动防御台风Ⅳ级应急响应4次、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1次。应急响应启动后,各级各部门根据预案迅速进入应急状态。